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学研究 >

镜里看花:铜镜纹饰识别指南

2016-09-08 10:17:52    来源:未知    

  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

  中国古代铜镜,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用于照容的实用器物,同时,其丰富的样式和造型精美的纹饰使之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品,是体现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甚至宗教变迁的重要载体。

  南宋·顾恺之《女史箴图》中的对镜梳妆 故宫博物院藏

齐家文化

青铜镜最早发现于距今4000年左右的,历经商周、春秋战国,以至汉唐时期达到高峰,在宋元至明清之后逐渐衰微,是中国古代使用时间最久、铸造数量最多的铜器之一。

  齐家文化三角纹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商周时期

,铜镜最早作为祭祀用的礼器。镜背装饰语言丰富,镜面平滑光泽,已经具备基本的照容功能。

战国时期

战国

是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随着礼乐制度的衰落,青铜礼器的铸造数量逐渐减少,而日常生活的实用物品逐渐增多。这一时期的铜镜种类多样,数量和纹饰的类型增加,铸造技艺精巧成熟。

  战国 嵌松石花叶纹铜镜 深圳博物馆藏

  图片源自动脉影

  战国 武士斗兽纹铜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从器形上来说,古代铜镜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柄铜镜,主要流行于西亚、中亚等区域;一类是圆板带钮铜镜,主要流行于东亚等区域,以古代中国为代表。

  战国时期的铜镜大多为圆形,极少数为方形。镜背有钮和钮座,方便手持。镜面平直,边缘平或向上微卷。

“两层花”

战国铜镜纹饰一般由地纹与主题纹饰构成,地纹映衬主题纹饰,形成了明显的风格,使得镜背纹饰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同时又繁缛复杂,具有神秘感。

  战国 镂空龙纹夹层铜镜 湖北省博物馆藏

  图片源自动脉影

楚地铜镜

战国时期铜镜纹饰内容丰富,有纯地纹、花叶纹、蟠螭纹、禽兽纹、连弧文、山字纹等。其中山字纹是的常见纹饰,有三山、四山、五山、六山等不同样式,以四山纹最为常见,三山纹、六山纹极为稀有。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机构香港政府网查询|征稿启事|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89号  邮编:10008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213305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12 法制与新闻调查研究中心 www.fzcy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